皮革中常见霉菌与防霉措施
你们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鞋子发霉——

皮包发霉——

皮质沙发发霉——等诸多发霉状况

为什么这些皮革制品会这么容易发霉呢?
皮革发霉的原因
制革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皮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保存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入。经过加工的成革,虽然对微生物的抵抗力有所增加,仍然会发生霉变,尤其是皮革生产过程中引入大量用天然油脂生产的加脂剂,他们也是微生物滋生繁衍的温床。此外,皮革结构的多孔性和极性结构使其容易吸湿,皮革呈酸性。所有以上原因构成了发霉的基本条件。
发霉的皮革制品会出现白色、蓝色、黄色和黑色的菌落或色斑,表面的霉菌同时向革内发展,使皮革的耐磨、强度和弹性也受到影响。
常见的霉
菌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木霉、毛霉、根霉等几大类。
1曲霉
曲霉包含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黄曲霉、寄生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等,是一类可以产生生物毒素的菌属,其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更是臭名昭著。

2青霉
青霉的营养菌丝体呈无色、单色或鲜明的颜色,具横隔,为埋伏型或部分埋伏型部分气生型,气生菌丝呈丝密毡状、松絮状或部分节省菌丝束。

3木霉
木霉菌落开始时为白色,致密,圆形,向四周扩展,后从菌落中央产生绿色孢子,中央变成绿色,菌落周围有白色菌丝的生长带,最后整个菌落全部变成绿色。绿色木霉菌丝白色,纤细,宽度为1.5~2.4微米,产生分生孢子。

4毛霉
毛霉的菌丝体发达,菌落质地疏松,呈棉絮状,由许多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无隔膜,有多个细胞核。毛霉生长迅速,菌丝一般是白色,没有假根,属于单细胞真菌。

5根霉
根霉属菌落疏松或稠密,最初呈白色,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菌丝匍匐爬行,无色,假根发达,分枝呈指状或根状,呈褐色。孢子刚出现时为黄色,成熟后变成黑色。

那皮革该如何防霉呢?
皮革的防霉措施
皮革防霉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皮革内外造成一种不适合霉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1清除营养物质通过清除在制革过程中残留在皮革内部和表面的糖、蛋白质、脂肪等霉菌的营养源,以除去霉菌在皮革上繁殖的基础。
2控制环境条件例如:净化空气以减少霉菌孢子数;降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提高皮革的干燥度;加除氧剂以减少氧的含量,抑制霉菌生长。
3熏蒸法将皮革制品密封包装好后施放环氧乙烷,使其渗透入革内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该法可以使包装好的皮革制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发生霉变从而保证了产品能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但是,采用该方法要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措施,工艺条件比较复杂成本高,污染空气严重,现在已经很少采用。

环氧乙烷灭菌
4辐射防霉法利用Co-Y射线的穿透杀伤力,来杀灭皮革内部的全部真菌孢子,从而杜绝了皮革生霉的内部因素。对皮革制品的防霉,该方法的效果是很好的,但需要专门的设备,一次性投资成本较大,而且为保证绝对的环境安全,辐射场最好建在人口较稀疏的地区,很难推广普及。
5使用防霉剂这是皮革防霉的主要方法,其作用机理主要有3个方面: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使菌体凝固;②抑制真菌麦角淄醇的合成而使霉菌失活;③使代谢机能受阻,抑制产孢或孢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