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创立不到3年的中国团队,正在北美跑步圈掀起静默革命
当全球跑步人口快速增长,跑鞋市场的竞争早已超越产品功能本身,演变为一场关于科技迭代、文化叙事与用户忠诚度的多维战争。耐克以碳板技术重新定义马拉松竞速,Hoka凭借厚底缓震席卷大众市场,On昂跑借极简设计收割都市跑者——巨头们争夺的焦点,多围绕42公里赛道与日常训练场景。
然而,在主流赛道之外,一群跑者正在用身体对抗成百上千公里级的极限挑战,他们的脚掌在连续数日的奔跑中肿胀变形,中底材料在一定距离后失去回弹,而市面上很难找到一双能全程陪伴的跑鞋。
这正是Mount to Coast看到的裂缝。当主流品牌将资源倾注于“更快、更轻、更潮”的军备竞赛时,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初创公司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深入超级马拉松——这项被商业世界遗忘的“苦行僧运动”。
2025年5月,美国职业超马选手梅根·埃克特在GOMU世锦赛上以603英里(970公里)的成绩打破女子六日赛世界纪录时,她脚上那双来自Mount to Coast的R1超马跑鞋成为焦点。这个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为长距离越野和公路跑者打造高性能跑鞋品牌,用三年时间在巨头林立的跑鞋市场中开辟出一条独特路径——将赛车行业耐久的避震材料引入到跑鞋行业,并通过系带系统的创新解决鞋子的包裹性,以此服务全球最“反商业”的群体。

超级马拉松作为跑步领域的“苦行僧运动”,什么叫超马?相较于全长约42公里的传统马拉松,超马泛指那些更长里程及至数百公里乃至超过1000公里的长跑运动,它往往持续一天、数天至数十天,跑者需承受脚部肿胀、中底损耗等极端考验,这个群体堪称跑圈的“苦行僧”。但这项运动也相对小众,并因商业价值低长期被品牌忽视。
超马领军运动员耿鲁聪的经历颇具代表性,56岁的他年跑量达9000公里,曾因缺乏专业装备剪掉鞋面参赛。2023年,他成为Mount to Coast首位签约运动员,其严苛需求直接推动了品牌技术迭代。
“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决定做一个帮助人们享受跑步,回归跑步初心的品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了超马这项运动,因为这项运动里聚集着一帮纯粹热爱跑步的跑者。”Mount to Coast合伙人钟俊鹏在与懒熊体育对话时说。这也是Mount to Coast首次接受内容机构的正式访谈。

如今的跑鞋品牌多到让人花眼。但鲜为用户所知的是,虽然Mount to Coast成立于三年前,首款产品却直到2024年5月才面世,两年研发周期打磨出的三款跑鞋,已斩获包括北美权威媒体《Believe in the Run》年度多个最佳、英国《Athletics Weekly》创新奖等在内的50余项国际奖项。Mount to Coast“悄悄地”在欧美超马圈掀起一场风暴。


Mount to Coast的技术突围始于材料科学与结构设计的双重创新。具体说,ZeroSag是Mount to Coast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合作研发的缓震材料,这种原本用于赛车悬架系统的材料,可确保在最长行驶距离时提供缓冲和避震,Mount to Coast在多种材料中筛选并选中了它,希望“将赛车悬架装进跑鞋中”。从材料参数上看,其抗衰减性能号称可以达到传统EVA的10倍,配合轻量化PEBA基材LightCELL,能量回馈提升45%。另一突破是TUNEDFIT双系带系统,与如何动态地去调节一双跑鞋的包裹性长期困扰超长距离跑步行业,过往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带不同尺码的鞋,二是有部分跑者会在跑到后面赛程时,把鞋面剪掉。如此一来,这两项关键创新共同构成品牌的技术护城河,使其在耐克、阿迪达斯、Brooks、New Balance、Hoka、On昂跑等跑鞋品牌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和北美市场中崭露头角。

钟俊鹏表示,目前市面上多数跑鞋无法为超级马拉松这类超长距离跑步提供持续的缓冲和长时间的耐久性支撑,或者说,目前主流跑鞋品牌忽视了超级马拉松以及超长距离跑步比赛运动员的特殊性能需求,他们在比赛期间都会遇到中底衰减的情况,这也意味着他们单次比赛需要准备多双跑鞋才能参加超长距离跑步比赛,“一场比赛下来,准备10几双跑鞋是常态,在为期六天乃至10多天的比赛进程中,因为脚部肿胀需要更换更大尺码的跑鞋。”
Mount to Coast在与耿鲁聪等超马运动员沟通和一起做测试时发现,穿更大码鞋子虽然让前掌空间变大了,但它带来了新的问题——更大码的鞋子本身也会变得更长,当前脚掌空间放大时,后脚跟是松的,或者他们选择把鞋面剪掉,则会导致将脚趾置于无任何保护的状况,超马跑者在比赛时都是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有时甚至会闭着眼睛跑,很容易踢到东西或者出现鞋子穿不稳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选手受伤。
为此Mount to Coast在这个基础上研发出了自己的专利设计,TUNEDFIT双系带系统可以在前脚掌和中足提供可单独定制的贴合度,跑者和用户可以随时根据脚因跑步距离出现不同程度肿胀调节松紧,而且这一双系带系统可将足部受伤率大幅降低。
此外,Mount to Coast团队还做了一些微创新,在解决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单鞋重量较其他同类产品(长距离缓震跑鞋)轻15%~20%,这对背负上千公里赛程的跑者至关重要。
2024年5月,MTC推出公路跑鞋R1与训练鞋S1,售价均为160美元。R1凭借快速调节鞋带与极简美学配色风靡欧美;同年发布的稳定型跑鞋P1则采用3D Archrail技术,其特点在于将跑鞋支撑的关注点放于前掌,与传统稳定型跑鞋的做法完全不一样。未来,其也有推出越野鞋的计划。
根据Mount to Coast的用户调研,这三款产品的用户NPS推荐值为73分。其中R1是Mount to Coast最受欢迎的鞋款,在北美和英国一些超马赛事中的上脚率保守统计超过30%,在MTC JOGLE 2024比赛中,即在英国举行的为期17天、全程854英里(1374.38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Justin Montague仅穿着一双Mount to Coast的R1跑鞋就打破了所有赛道纪录。该品牌的用户画像则显示,其用户100%为制定系统训练计划的“严肃跑者”,其中36.44%有超马参赛经历,远超其他品牌。
Mount to Coast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区拥有自己的配备动态捕捉系统的跑步科学实验室,可实时采集生物力学数据;与此同时,北美创新中心由前美国1500米奥运选手、前世界纪录保持者Ben Blankenship领衔用户洞察团队,可及时反馈用户和市场信息。
钟俊鹏对懒熊体育透露,“我们一直知道专业和创新是我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破局的唯一方式,这也是我们早在产品正式上市前,就投入重金建设这个实验室的目的”。
这种“跨时区研发”模式收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因为团队背景和经验,他们可以让Mount to Coast的研发以及产品调整的速度可以做到比传统国际品牌快很多倍,这种敏捷性能使品牌真正地快速响应用户的反馈,例如一周内完成产品细节优化,这对于流程相对复杂的国际大品牌而言是很难做到的。这是这家初创公司目前最特别的强项之一。
支撑这些突破的,是Mount to Coast的产品团队,他们都有在知名跑鞋品牌工作多年的经历,除了张翔(产品负责人)和张伟东(供应链负责人),负责跑鞋开发的工程师梁志生师傅已在跑鞋圈做了34年,他曾是Nike一家代工厂的副厂长。这也为Mount to Coasht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实打实的支持。
美国的超马人群在50万至100万,占总人口的0.15%~0.3%,但这已是全世界超级马拉松赛事培育和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一年所有大大小小的公路超级马拉松比赛就有超过300场。
“我们眼下的目标就是服务好这个群体,”钟俊鹏说。
“我们品牌的定位是超马跑鞋,但这并不代表只适用于单一人群,对更广泛的大众跑者来说,马拉松、半马都是一项长距离的比赛,Mount to Coast的任何一款跑鞋放在大多数跑步场景中都拥有充足的性能去支撑跑者的训练、日常和比赛。”钟俊鹏说。
Mount to Coast虽然是从美国起步的品牌,核心市场也在欧美,但从未停止对跑圈的关注。自2023年前后,Mount to Coast陆续赞助了“滇池100”超级马拉松、厦门6天6夜超级马拉松全球极限赛等,免费为运动员提供跑鞋,“国内超级马拉松的人群和文化刚刚起步,跑超马的人群少,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超马文化培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品牌团队也为打造品牌力建立了独特的内容体系,跟拍跑者挑战超马过程,通过赞助北美多数知名超马以及长距离跑步赛事,推进社群培育。
在聊到盈利预期时,钟俊鹏没有直接回答,“现阶段我们更关心有多少人穿着Mount to Coast完成人生首场超马。”
Mount to Coast将在今年8月迎来创立三周年。关于未来发展,Mount to Coast还是会专注于超马这个小众的专业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