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成本上涨 韩国鞋服企业“脱离”中国
【鞋网-国际动态】据相关行业23日发布的资料显示,在设立工厂的韩国服装、鞋类制造企业们从2-3年前开始就因劳动力价格上升、盈利状况不佳等原因将工厂迁移至印度尼西亚、越南或缅甸等地。
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除了劳动力价格提升之外,税务和劳动相关的法律纷纷出台,导致管制加强,投资环境恶化,再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创下19年来的新高,服装企业们不得不远离,将目光投向其他劳动力丰富和廉价的印尼、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东一RENOWN公司将品牌“Arnold palmer junior”的生产比重从70%缩减至50%左右,将在东南亚的生产量则扩增至20%左右。该公司计划,从此次冬季产品开始,扩大在东南亚的生产比重。儿童服装生产企业纯甄服装有限公司(Chamzonapparel)明年计划将部分产品在东南亚的生产比重扩大至70%,韩彩雅高尔夫运动品牌(Elegance Sports)的生产公司决定以印尼为主增加在东南亚的产品生产。
业界有关人士表示,时尚服装开始转换成多品种、少量生产方式,这也使得失去了作为生产基地的魅力。生产男装的企业也开始整理在的工厂,重新回到韩国。
BYC公司计划分阶段整理在上海和浙江省的三家工厂,从明年起将生产线转移至印尼。在吉林省拥有大规模面积工厂的双铃也正计划将生产量外包至越南、缅甸等地。
釜山地区的鞋类生产企业同样出现了“脱离”的现象。过去20年间,在投资的釜山地区鞋厂共有170家,占整体的64.4%。但从2000年代中期开始,投资的企业数不断减少,而投资于印尼的企业不断增加。过去两国在印尼投资的釜山鞋类企业共有9家。今年年初,特瑞达(Treksta)缩减在工厂的两条生产线,扩大了在釜山本部的工厂,并招聘了新进职员。(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耐克Sabrina 3签名系列登场
- 以用户为核心,守护再进阶:STEEL LION品牌优化升级
- 李宁悄悄扔出一个重磅炸弹,运动品牌的“场景战争”正式打响?
- LV发布全新BUTTERSOFT运动鞋
- 斐乐加码儿童健康科研合作
- 阿迪达斯推出全新合作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