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品牌推广不能把凤姐营销当样版
鞋网04月30日讯, 2010年,让网民大跌眼镜的推销当属“凤姐征婚”了。在民工荒和人民币升值双重挤压下的许多中小型鞋服企业对凤姐的迅速窜红惊叹不已,把凤姐“营销”当做样板学习,希望其品牌能够像凤姐一样一夜成名,誉满全球。但是,笔者认为鞋服品牌推广不能学凤姐。
不能学凤姐的病态炒作
这是一个炒作的时代,这是一个被炒作的时代,炒作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不论是妖媚性感的芙蓉姐姐,还是“骂明星”而出名的宋祖德;不论是靠“艳照门”出名的兽兽,还是秒杀网民的犀利哥,都靠炒作才名满天下。普通人罗玉凤也想成名,她唯一的手段也就是炒作。
2008年,罗玉凤来到上海,开始用炒作的方法推销自己。她在上海地铁站发过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因各种雷言之语层出不穷、开出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罗玉凤一“炮”而红。网民称之为凤姐。猛然看,凤姐让自己一夜成名的“营销手段”值得鞋服品牌推广学习,但是,像凤姐这样的炒作对鞋服品牌推广百害而无一利。
凤姐一出,雷倒众生。在所有的讥笑中,她已经成为“低级、无聊、疯子”的代名词,有了这样的名声,她这辈子能把自己推销出去恐怕是没有指望了。
著名的鞋品牌——吉尔达品牌理念是“一心一意,创造美丽生活”,百丽的广告词是“百变,所以美丽。”几乎所有的鞋服品牌都是崇尚美崇尚时尚的,鞋服品牌的推广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口碑,不能像凤姐的炒作一样哗众取宠让消费者产生厌恶。一个被人厌恶的品牌除了给消费者增加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有谁愿意花钱购买呢?
不能学凤姐扭曲地自信
身高仅一米四六,学历与工作平平淡淡,长相也比较丑陋的凤姐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她说:“我9岁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她甚至认为“爱因斯坦绝对没我聪明”,“奥巴马符合我的择偶标准”。
人需要自信,但是变态的自信并不能成为一个人有成就的根本。同样,鞋服品牌拓展需要自信,但需要的是那种来自于品牌的内质的自信,而不是炒作出来的自信。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毫无疑问,质量才是一个品牌的生命线。纵观获得“2009年真皮领先鞋王”这一鞋业最高荣誉的八大品牌,哪一个不是以保证产品质量为跨越的支点的?哪个不是以质量为本的?“领先鞋王”吉尔达的自信就源于“质量第一,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所以吉尔达创业30年了依然能傲然屹立在市场上。
不能学凤姐无耻地虚荣
当“身残志不残”的凤姐还躺在“痴人说梦”的虚荣中,网友流浪者便恳请凤姐查查汉语字典里的“羞耻”二字的含义了。凤姐的“虚荣”几乎收获的全部是讽刺、讥笑、辱骂。如果鞋服品牌不务正业地学习凤姐的“虚荣”,那也只能获得一个“死” 字。
目前,同质化严重、竞争惨烈、新生代品牌涌现不断地考验着鞋服业的生存能力。求变求异求名成为鞋服品牌迫切的追求,但是如果像凤姐一样以无耻而标新立异,造出一个假的“凤姐夫”,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除了成为其他利益集团利用的工具之外,不会获得任何希望。
鞋服品牌若想永驻消费者的心里,最重要的是讲诚信,因为,消费者是品牌的试金石,不应该低估消费者的智慧。鞋服品牌不能依赖于“凤姐式”的出名,“凤姐式”的出名只能适得其反,反而被消费者厌恶和唾弃。
30年了,吉尔达品牌依靠“方正、厚道、公平、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日益被消费者喜爱,也拥有了成千上万的忠诚的消费者,吉尔达品牌的崛起彰显出了诚信的力量。
- 上一篇:外销企业转内销路线品牌策划是关键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