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化 鞋企的新曙光
鞋网04月19日讯,日前,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在香港向公众及投资者公布李宁公司业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83.87亿元,增长25.4%;净利润实现31%的增长,为9.45亿元。
有数据显示,2009年阿迪达斯在内地业务大幅下滑,销售额约为70亿元,位居第三;安踏营业额为58.75亿元,位居第四;匹克营业额为30.95亿元,暂居第五。冠军仍是耐克,虽然具体数据不详,专业人士分析,耐克和李宁的差距应该很小。
一直以来,李宁在品牌上总被耐克和阿迪达斯压制;在销量上,又有安踏这样的民族企业紧随其后。随着市场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李宁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
为了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李宁在当前企业电子商务化的大背景下,从传统市场一跃而至互联网,借助新的营销模式实现突围,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抓住机遇,开展网络营销
2008年金融危机的袭击,使得运动服饰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2009年3月,市场霸主耐克关闭了惟一在华自有的太仓工厂,随后减少了给代工企业的订单(甚至终止了向数家合同工厂下单);阿迪达斯财报也显示,其上半年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同比下降95%。然而,在金融危机下,李宁并未自乱阵脚,反而在此时寻觅到一片新的市场。与其在传统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缠斗,倒不如自己另辟一片新的天地。
这个新的市场就是互联网购物市场。有数据显示,服装是网络消费金额最高的商品,接近六成的网上购物消费者在网上买过服装,同时,服装占到了全部网购金额的约1/4。庞大的交易额得益于网民数量的攀升及网络购物群体的增加。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达到7400万人,占全部网民的24.8%。互联网是一个蕴藏巨大消费潜力的新兴市场。据统计表明,网上购物的群体平均年龄集中在17—30岁之间,具有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等特点,这与李宁产品的消费群体有着极强的吻合度。
确定了网络市场之后,李宁迅速开展电子商务。2008年4月,李宁成立电子商务部,在淘宝网上正式推出直营品牌旗舰店和直营品牌折扣店。此时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超过1000家出售李宁产品的网店。李宁电子商务部利用李宁的经销商体系收编现有网店,以解决网络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局面。2009年,所有网店开始使用由李宁提供的网店专用CI和VI,由李宁统一制定推广主题。
- 上一篇:直复营销,我就是抢你的客户
- 下一篇:2万多双爱心童鞋,一路向西 温暖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