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刺激下 温州鞋企信心回升
在出口退税率上调、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贷款额度、出台千亿元减税方案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一些曾经处在低迷状态的中小企业似乎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感觉,对未来的信心指数大大回升。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我这里来了好多企业家,商议下一步的发展问题,来电话询问的更多。而前一阵子他们还信心不足。”
周德文分析说,温州企业家的信心增强带来了一些可喜的转变:有的企业加快了走出国门的步伐,主动出击,收购国外企业,把制造业搬到国外,例如有的温州汽摩配企业已经在美国完成了相关收购;有的温州企业直接跟外商联合,借助外商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也有的温州外贸企业正在改变单打独斗的路数,抱团出击,如奥康就在国外建立了温州产品批发中心,避免中间环节;还有很多温州企业不断开拓新兴外销市场,例如开拓巴西、智利、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国市场。
浙江缝叶鸟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标表示,他们的企业专门生产女鞋,以内销为主。今年以来,由于国家调控政策,企业成本提高,他们的产品价格提高了15%,原以为今年市场销量不如去年,这次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出,使企业生产资金更加宽松,让他们的产品更加畅销,今年全年生产任务基本上能保持去年的水平。
温州罗格朗电器公司董事长张相永说,新政策扩大内需,让企业市场空间更大,而货币政策的放松,又让企业对资金流的需求更加有保障。更重要的一点是信心问题,有信心才会有好精神,有了好精神做事情才有干劲,才能办好企业。
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更是深有体会。瑞立集团是温州地区生产汽车零部件、以出口型为主的重点骨干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前几个月产销量减少近一半,出口订单锐减。与此同时,企业库存的原材料大幅下降,客户要求产品降价呼声四起,资金回笼非常困难,效益明显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张晓平并不气馁,他说:“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现在对于企业来讲,信心比资金、比市场更重要。我们难,别人也难,要学会坚持。目前,我们把危机作为考验企业、考验企业家应变能力的一种考试,作为企业提升发展的新机遇。”
张晓平说,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汽车产业的拉动有一个滞后效应,汽车需求的增长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形成。因此,他表示企业在困境之中要学会冷静与沉着,更要学会等待。他相信明年下半年汽车市场一定会回暖,因此要借调整期让企业养精蓄锐,在市场回暖时积极出击。
周德文也表示,只要政企同心、克坚攻难,正视困难、不惧困难,广大中小企业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