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流动人员管理规定下月实施 可享9大服务
昨日上午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暂住证的功能进行扩容,持有广州市暂住证的流动人员可享有子女义务教育、社保等服务。这缘于将从下月18日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流动人员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
持证可享9类服务
据了解,《管理规定》强化了暂住证对流动人员的服务功能,规定持有广州市暂住证的流动人员可享有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法律援助、申报科技成果、享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含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服务等)、参加社会保险、使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子女义务教育、子女享受免疫和儿童保健服务等9个方面的便利服务。
《管理规定》还要求用人单位录用的流动人员要与其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遵守最低工资制度、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承担岗位培训责任等,不得招用无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此外还提出要将外国人纳入流动人员管理范畴。
《管理规定》还明确提出,街、镇流动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受公安机关委托,在规定的管辖范围内查验流动人员暂住证的,应当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并出示执法证件或者工作证。
办证工本费等取消
据悉,这是广州自2004年废止《广州市区暂住人口管理规定》后,再次修订实施关于流动人员管理的综合性、基础性规章。新出台的《管理规定》强化了暂住证对流动人员的服务功能,并取消了办证工本费、城市建设管理服务费等费用。
广州市流动人员管理办副主任李立之表示,在取消办理暂住证工本费后,市财政每年要为此负担2000多万元的制证成本。目前,广州面向流动人员个人收的费用,只有每个月2.5元的治安联防费,从暂住的第七个月开始收取,这也是面向户籍人口的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双转移”转走低素质者
如今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广州发展的三大问题之一,广州平均每三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属于流动人员。对流动人员数量控制,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表示,广州是个不设防的城市,也不会人为设置任何门槛,但会通过一些导向性的政策和途径,缓解人口的过快增长。如今广州460多万的流动人员已经处于顶峰了,广州正在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并以此将一些低素质的流动人口转走,同时制定政策让一些高素质的流动人员入籍,相信流动人口这个数字肯定会慢慢下降。
“随着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加快,需要的是较高素质的流动人员,没有一定的技能,在这个城市是呆不住的,而文化低、技能差的人进入广州也肯定是没有前途的。如果要在广州发展,就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和技能,才能享受更多服务。”赵南先说。
“希望发展成果惠及流动人员”
据赵南先介绍,《管理规定》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统筹考虑在流动人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希望使广州发展的成果同样惠及流动人员。
■关注焦点
广州暂住证vs深圳居住证
就在几天前,深圳市决定从下月起废止暂住证制度,代之以居住证。为此不少人建议广州也取消暂住证,增强城市归属感。
李立之介绍,对流动人员实行暂住证管理制度,是国家公安部的规定,广州正在探索在这一制度下,如何扩充暂住证的功能,比如增加子女义务教育、社保等服务功能。记者了解到,深圳全面推广的居住证借鉴了第二代身份证芯片技术,包含了社保、教育、就业等个人资料,可实现对外来人口的动态性管理。而广州的IC卡暂住证,其实也具备上述功能,两者之间只是提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