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母亲育儿心事
在美国电视连续剧《疯狂主妇》中,白领女性的莱妮特每日挖空心思同四个孩子斗智斗勇的妈妈形象深入人心,也让许多白领妈妈有所共鸣:职场、孩子,如同无烟的战场,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精力,还有智慧和勇气。
养育好孩子,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庭,又要努力干好工作,这大概是所有职场妈妈们都想实现的最完美的愿望。置身其中,我们渐渐发现,这很难。但是,美丽勇敢的职场妈妈们,请相信,中间一定有条路,可以让我们同时看到两边的风景。
孩子教我做妈妈
王小阳 32岁 设计师
王小阳风风火火,快人快语,回到家中,却处处被女儿朵朵拿住了。“小家伙快5岁了,我越来越招架不住!”上周幼儿园开家长会,王小阳被朵朵班主任留下来单独训话。因为朵朵可怜巴巴地告诉老师:“我不幸福,因为,妈妈打我。”老师说王女士你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能在家体罚孩子呢?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你打孩子她会有童年阴影呀!王小阳被老师批评得无地自容,好一通自我检讨后才被老师放走。
领了朵朵回家,王小阳讨好地买了朵朵最喜欢吃的冰激凌和一直都吵着要买的KITTY小肩包,小心翼翼挑着合适的词语跟朵朵讲道理。王小阳说:“宝贝,爸爸一直在外面工作,家里只有咱俩,你每天晚上一定要等妈妈回来才睡,早上起不来,上幼儿园迟到,妈妈上班也迟到,妈妈这个月已经迟到了三回了,扣了奖金就没钱给你买这些东西了。所以妈妈才生气打你的……”
“恩。妈妈下次打我,要先告诉我原因才行。”朵朵这样回答后,王小阳才松了口气。
孩子真的大了,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她的想法。小到买菜做饭,大到家里是请保姆还是叫朵朵外婆过来,周末假期要不要去旅游,都需要朵朵同意点头。小家伙人小主意大,要想说服她,王小阳经常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一二三四,有时比说服客户通过方案还难。朵朵外婆前一阵身体不好回了老家,家里一连请了三个保姆,朵朵都不满意,而且都能说出不满意的原因。王小阳只得一一结了工钱辞掉再托人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保姆还没落实,公司那边又必须要出两天差,正巧赶上周末,朵朵还兴高采烈地问她计划周末带她去哪个公园玩。王小阳好不容易拜托了自己的好友帮忙带两天朵朵,朵朵却又哭又闹,眼看快到时间必须赶去机场了,王小阳心急如焚,劝说的词语都用光了。彻底没了招的王小阳颓然坐在床沿上,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一会儿,王小阳感觉到一只小手在轻轻摸她的头,一睁眼,看见朵朵,背着小书包站在她面前。朵朵轻轻地说:“我去阿姨家,等妈妈回来再去玩。我乖的,妈妈也乖,乖妈妈是不哭的……”
痛并快乐着
潘芸 30岁 销售主管
3月1日,是儿子第一天送幼儿园的日子。一大早,潘芸把儿子送到幼儿园,匆匆赶去上班的路上,多了许多感慨——儿子,终于3岁了。
回想起怀孕时,曾看到闾丘露薇说: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全心地陪他们。潘芸以为这是职业女性的高境界。及至孩子2岁,潘芸才感觉,这话听起来堂皇,其实无奈的成分居多。白天,紧赶慢赶地工作,完全没有时间想孩子,晚上一回到家,时间全是孩子的。那可不正是“工作时全心工作,陪孩子时全心陪伴”吗?
当初,灰头土脸地休完产假的潘芸,从每天哄孩子、喂孩子中抬起头来,甫一上班,才发现同事们的话题无论是当下最热的小说、电影还是娱乐明星、网络人物,她通通不知,心里的那个失落,让她着实堵得慌。
然而,想再补齐这些课程,需要抽出多少时间啊。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时间铁定是儿子的。三岁定一生,孩子的教育可马虎不得。孩子需要母亲陪伴,君不见各种教育书上说的,买什么玩具都不如陪孩子一起做游戏吗?于是乎,每天只要在家,讲故事、唱歌都是潘芸必做的功课。有时,上班特别累,回到家里只想像泥一样摊在沙发上,一本书却伸了过来:“妈妈,讲这个天线宝宝的故事吧!”一旦潘芸捞起一本自己的书想看时,儿子马上扯开:“不许看,给我讲故事!”望着那天真的面孔,尽管一百个不情愿,也根本无法发作。那一刻,潘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送他去幼儿园,全托!
工作让潘芸快乐,孩子令她幸福,然而快乐与幸福如同矛与盾,时常撕扯着,向她要时间,要精力。千头万绪的工作与一脸纯真的儿子,仿佛跷跷板的两端,让她陷入沮丧。
为了挤出时间,儿子2岁多时,潘芸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自己看书的习惯。塞给他一本童话书,潘芸赶紧开始看自己的书。没多久,正当她为自己的小计谋窃喜不已时,有一天,潘芸揽过儿子想让他唱歌,他却头也不抬地说:“我正忙着呢!”潘芸失落不已。
儿子慢慢长大,每天不管上班多疲惫,只要一按门铃,儿子就雀跃着跑来开门,一个大拥抱后,潘芸的拖鞋已摆在面前。那一刻,她心生感动:再苦再累也值了。
一样天空 各自精彩
杨骅 43岁 高校教师
年初十,杨骅跟丈夫从江苏老家赶回广州,下了飞机,19岁的儿子捧着康乃馨走过来,喊着:“欢迎帅哥美女!”机场外,停着自家的汽车。刚刚考到了车牌的儿子特意研究了行车路线,自己把车开过来接父母回家。准备这一切,是儿子给他们的新年礼物。
已经上大一的儿子一向是杨骅的骄傲,任何时候提起来,杨骅都开心得合不拢嘴。说到对儿子的教育,杨骅却显得很谦虚,“不能说是教育,只有一点心得吧,就是:相信他,给他空间。”
杨骅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对待工作和家庭都一样。“儿子是上天给我的礼物,但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我充分尊重他的个体发展,尊重他独特的人生。”儿子小时候,特别爱问问题,杨骅不管手头有多忙,都会不厌其烦一一解答,从不采取说教的方式。平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很认真听取儿子的想法和意见。“大人并不比小孩绝对高明,我们是平等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一次杨骅正在为一篇文章的两个标题的取舍犯难,征求了一下当时才十岁的儿子的意见,儿子帮她挑了一个看上去比较“不土”的标题,结果大家看了反映都特别好。
从儿子上初中开始,杨骅开始把一学期的零花钱一次性给儿子,让儿子自己支配,并且给儿子的房间单独配了一把钥匙。“当时他爷爷奶奶特别反对,说男孩子青春期很容易乱花钱,要管严一些,管不好会学坏什么的。我和丈夫跟儿子谈了一次话,说明了我们家庭里每个人的看法。掌管好零花钱是掌管好自己人生的一次历练,我们相信他可以做得好。”之后儿子出色的表现都令杨骅和丈夫意外,儿子不仅没有乱花钱,从那以后,每年杨骅跟丈夫过生日,都可以收到不一样的礼物。儿子说,就像杨骅跟丈夫非常孝顺爷爷奶奶一样,他也从自己的零花钱中为父母建立了一小笔“孝顺基金”。
回想起初为人母,杨骅坦言自己也经历过千头万绪的忙乱。早产的儿子小时候身体很弱,丈夫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十分辛苦。杨骅乐观地笑笑说:“还好,那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孩子一天天不停歇地长大,教教他,很快他就可以照顾自己了。”儿子很小时,杨骅就喜欢和他聊天,包括自己的工作怎么忙,压力怎么大,告诉他如果自己不在家他应该怎么热冷饭吃,怎么洗澡……“可能我这个妈妈太懒了,儿子很小就开始帮我分担家务了。”杨骅笑着说。
如今,儿子开始“照顾”妈妈了,如今流行什么,年轻人喜欢什么,妈妈上课应该穿什么,儿子经常和杨骅沟通。如今,母子俩经常在各自房间上网,还在MSN上视频聊天,“丈夫时常笑话我们母子俩,儿子却说,他就爱这样的妈妈,还说我是什么‘超级辣妈’,呵呵!”杨骅开心大笑。(王赢杰、李庆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