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鞋类“满就送” 价格“花样”真不少
“以前400多元就可以买到许多品牌的女靴,今年市场上标价多在上千元,参加活动后也要五六百元,怎么商家促销愈来愈大,价格却越来越高了?”市区某中学王老师的疑惑,昨天得到了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局长方峻的证实,该局从1月15日开始,组织6批人员进行20天的市场价格调查监测,证明市区各商场的多数服装、鞋类品牌,在参加“满就送、满就减”活动中存在问题。
某商场标示的邦维奇羊毛衫,从去年9月3日在金华上柜以来就一直是特卖6.5折,最近又组织了一批“60~150元每件”的特惠羊毛衫。物价部门检查发现,该品牌成交的交易票据显示,羊毛衫的原价并未成交过,所标的“特价”价格表示没有依据无从比较。
“我们甚至发现了个别经销商搞虚假标价的情况,他们在价格上做手脚,撕掉原来厂家的标价签,重新贴上虚构的原价,促销后的价格甚至比促销前还贵。”方峻介绍说,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市面上消费者熟悉的不少品牌都有价格违规现象。
据了解,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价格,但是一些商家在开展打折、特卖等优惠活动中,常常以供应商提供的建议零售价、以前首次降价时的原价等作为本次降价销售商品的原价。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虚构原价是一种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有自主确定商品销售价格的权利,但对所售商品须依法明码标价。在进行商品促销活动时,不论以何种方式促销,对促销商品进行标价时,不能高于活动前7日内(或者上次实际成交价格记录)该商品标示的价格。许多消费者平时消费只注重看广告上打多少折扣、买多少送多少,并不留意所买商品在促销活动前后的标示价格和成交价格情况,就很容易掉进代理商的圈套。
方峻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品牌代理商涉嫌价格欺诈,要保留证据并及时向“12358”价格举报中心投诉,他们将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