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岁到60岁退休 一共能挣多少工资
从22岁进入公司到60岁退休,你一共能挣到多少工资?《东洋经济周刊》对上市企业公司职员的全部工作期间的收入进行了独家调查,并给出了企业排名。也许每个月只有很少一点的收入差距,但积少成多,终生收入可能形成巨大差距。
日本人对"贫富悬殊"的关心越来越多。收入差距问题在国会上多次被提及,各政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大多数人关心的是正式职员与临时工的差距,按厚生劳动省给出的数据是,非正式职员的收入仅为正式职员的60%。
其实,收入上的差距不单单局限在这些地方。我们杂志对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作了一项调查。按平均年收入、平均年龄,使用行业平均工资曲线,对各家企业职员的"终生收入"做出了推算。公司职员从22岁进入企业,到60岁退休,他总共能收人多少钱?我们对此做了估算。这里没有考虑退休时能从企业一次性拿到的退休金,但把每年企业支付的奖金算在了里面。这里我们使用"终生收入"这个词,原因在此。终生收入的统计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综合系数排在第一位的奇恩思公司,其职员的终生收入6亿日元,而排在最后一名的大成公司却只有7800万日元。两者的差竟然有5亿日元之遥。行业之间的悬殊也特别的大。在奇恩思公司之后,是一些电视台、商社、广告代理商等,他们的收入要高一些,在排名上也站到了前面。
广播电视业的工资在行业上算是最高的,平均为4亿3956万日元,而排在最后的是零售业,平均工资只有1亿7571万日元。"男怕入错行",所进的行业大致决定了一生能挣的工资总数。
行业之间的差距
有2亿6400万日元。当然,所进的企业不同,收入并不一样,他们之间的差别也大不相同。
在日本,四口之家过最普通的生活,到60岁为止需要花大约2亿日元。当然这也是一种推算,生活方式的不同,各个家庭使用的费用并不一样。
我们在推算时是把孩子的学校全部算成了学费比较便宜的公立学校,大学也使用的是国立大学的学费。也就是说,孩子从小就上公立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为止都是上的公立学校,这一共花费了531万日元。但如果让孩子上的是收费较高的幼稚园,长大以后又考过几所私立或公立学校,中学、高中都是上的私立学校,大学也进的私立大学,那么费用会升到982万日元(按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数据推算),家长能筹集到这么一大笔资金吗?能否按自己想像的那样去生活,与自己一辈子能挣到的工资有着很大的关联。每个月的收入差距也许不会很大,但积少成多,"未来收入上的差距"决定了人生的苦乐。
钱重要,还是生活重要?
在我们的排名中,奇恩思公司名列第一。该公司职员的平均年龄为31.9岁,平均年收人为1333万日元,是电机企业内超世绝俗的高收入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工厂自动化传感器,营业利润一直保持在50%以上,收益能力非同小可。该公司对记者说:"我们认为在人力资源上的花销应不计成本,因为这才是附加价值的源泉。"工资高的话,产出的效益也高,反而能压低成本。在工资体系上,该公司分为:(1)基本工资及加班费、各种津贴;(2)每年发给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奖金;(3)按营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支付的业绩联动奖金。
其中最有特点的是业绩联动奖金。目前他们是将业绩金额的10%支付给职员。2005年,该公司的营业利润为830亿日元,其中的10%,也就是83亿日元用来支付绐了公司职员,按人头算的话,每人360万日元左右。这几年都是营业利润非常的好,这方面的奖金也就特别的多了起来。但同时该公司实行彻底的按劳取酬原则,不采用按年头给职员一定升迁机会的做法。他们最大的评价标准是,按一个人为公司创造了多少附加价值(毛利润),来决定他的基本工资、奖金、业绩联动奖金。每个职员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奇恩思公司没有退休制度,在公司里能挣多少就挣多少。20岁、30岁的职员拼命工作,拿着高薪的人很多。他们那里的职员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劳动积极性,刚刚30岁,年收入在2000万日元以上的大有人在,而40岁的人收入较少的也很正常。
在对个人能力的判断上,该公司每年夏冬两次对所有职员均进行一次考核。每次考核的时间长达3个月,让接受考核的职员最后能理解公司的做法。
该公司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生产工厂,对设备、机械的投资分文没有,所有投资都集中到了"人才"那里。公司职员的60%是业务人员,不到40%的人是技术开发方面的设计人员。
- 上一篇:你的星期一是蓝色的吗?
- 下一篇:女白领的四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