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鞋踏进100多个国家
惠东第三届鞋文化节到来之际,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该县振鹏鞋厂、天鹅星鞋业有限公司等10家制鞋企业被评为“广东鞋业100强企业”,惠东时尚女鞋正以强劲势头遍“步”世界。
惠东制鞋人20余年经历了“洗脚上田”和“洗脑经商”两个历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现在的20多年时间里,惠东制鞋人经历了‘洗脚上田’和‘洗脑经商’两个重要历程。”惠州市鞋业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油日前对记者说。1981年,惠东黄埠籍港商李炳好带着在香港学会的制鞋手艺和一些设备回到家乡黄埠,办起惠州首家制鞋小作坊———艺新鞋厂,迈出了黄埠鞋业第一步。当地的父老乡亲纷纷到他的鞋厂打工,当时制鞋工艺比较简单,这批工人掌握整套制鞋工艺后,李炳好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全力帮助,甚至把厂里的机器搬出去让新厂使用。几年后,黄埠鞋企业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开始告别农活,洗脚上田。此后,该县家庭作坊式制鞋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惠东制鞋人逐渐告别田地活,洗脚上田置办鞋厂。也从那时开始,惠东鞋便以款式新颖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鞋产品畅销国内和港澳地区,并逐渐走出国门,效益逐年增加,洗脚上田的当地农民赚得了置办鞋企业的第一桶金。
进入90年代以后,精灵的惠东制鞋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紧学技术、学管理、学销售,认真在营销领域自觉进行洗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惠东鞋业老板与众不同,较有上进心。有20%的老板经常到广州、深圳学习企业管理、产品销售等知识,并结合当地女鞋款式新颖的特点,在时尚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吉隆镇,很多鞋企业主会很谙熟地向记者介绍外国穿鞋风情:英国时兴尖头和中跟女鞋;俄罗斯喜欢用粗犷、漂亮的莱卡料;罗马尼亚时兴长靴;美国、澳洲等地时尚方头、粗跟的女鞋;阿拉伯女鞋设计要求是结实的包子鞋。他们甚至还非常了解欧洲人与鞋有关的一些生活细节:出门一双鞋,包里一双鞋;家里穿拖鞋,出门穿棉鞋,酒店穿时尚鞋,歌厅穿舞鞋。
惠东鞋逐渐以质量、品牌制胜,产品遍“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惠东县政府一位领导告诉记者,惠东鞋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数量———质量———品牌———文化这几个发展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惠东鞋业处于数量扩张和粗放型经营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90年代初到中后期,企业在市场的引导和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逐步从数量的扩张粗放型经营向品质提高的集约型经营转变,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不断提升。90年代末到现在,企业意识到产品竞争已由品牌竞争所取代。2002年成功举办首届鞋文化节以来,企业争创品牌意识更为强烈。据了解,到目前,惠东县有鞋类企业3362家。1994年,吉隆友华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拥有了第一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1997年,黄埠华江鞋业有限公司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此后,流水生产线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被当地鞋业广泛采用,并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有332条流水生产线,这些流水线,每天源源不断地流出双双惠东鞋,流进了条条黄金。100多家企业获得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经过20多年努力,该县“牧羊女”、“天鹅星”、“卡菲倪、“纽漫氏”、“米雅”、“胭脂红”、“老匠人”、“卡莱莉尔”、“香恋”、“洛曼琪”、“名西施”和“葆尔力”等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和广东省名牌产品。与此同时,当地鞋企业还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远销欧洲、日本、美国、南非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家鞋企业在海外设立了贸易部,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