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前店后厂模式 成都鞋业步入高端
昨日上午,随着成都市武侯区与崇州市两地领导在“合作建设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协议书上签字,成都市打造都市经济特色优势产业的蓝图规划得以“曝光”:武侯区建研发、贸易、展示、物流等多功能中心的“都”,辖区的传统鞋业制造生产聚集区迁移至周边区县建“园”,这一“1+X”区间优势互补战略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成都鞋业进入高端发展阶段。
据了解,“1”指都,即中心,指以武侯为鞋业集群发展中心区,主要功能定位为鞋业研发中心、贸易中心、展示中心、物流中心以及品牌鞋业制造中心(入园企业须是国际品牌、外资项目以及驰名商标、名牌项目或与其合作项目),形成产业配套齐备、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平台;“X”即2至3个生产基地,即发挥崇州、金堂等地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形成鞋业制造产业聚集区,主要功能定位为鞋业生产基地,实现成都鞋业的集群发展。
据崇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规划总面积6000亩,用五至十年时间分两期完成。其中一期规划3600亩,力争引进企业200家以上,总投资达20亿元以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辖区内制鞋企业易地技改,向“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转移。而据武侯区西部鞋都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估计,预计到2010年,成都鞋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前店后厂”模式:武侯区为“店”,周边的崇州等地为“厂”。

- 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2026年竣工
- 梁朝伟,出任斯凯奇亚太区品牌代言人
- 年销售330亿元跑鞋“神话”!今年中国市场再冲80亿?
- 从百年英伦到资本怀抱:Clarks品牌的中国式变局
- 中产跑鞋,又多一员?
- 李宁: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