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欧盟反倾销:中国企业可以说“不”
无论是康佳面对面地和欧盟对阵,还是鞋业团结起来组织应对联盟,都是企业在反倾销中说“不”的表现,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尤其是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企业行业更有示范意义
3月23日,欧盟确定对鞋类从4月份起,关税额度在6个月内从4%上升到19.4%。鞋类反倾销余音未了之际,欧盟又对电视机征收反倾销税,并从4月1日起执行。
在这波反倾销中,欧盟除老调重弹以外,又有些新花样;而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应对过程中的令人刮目的表现、整体态度和做法充分反映出:对欧盟反倾销第一次大声说出了“不”。
欧盟反倾销:老调重弹又添新花样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否认的市场经济地位,并借此找出种种理由进行反倾销。这次在鞋类反倾销理由上,记者从欧委会的网站上看到是这样表述的,“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政府干预企业,一家公司高管既是政府官员,也是中共党员,这些高管由政府任免,企业得按照政府的决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进行管理”。“许多公司因出口减免税收,通过政府干预在出口商品上获益”。其中,还列举了低价融资、税收及非市场化土地租金等问题,这些理由其实是老调重弹。
记者还在网站中看到贸易负责人曼德尔森在关于这次反倾销的讲话中提到他并不想要挑起贸易战。
广东省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认为,欧盟一年里分阶段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以前从未有过,这不符合相关的反倾销法律规定。他说,8个多月以来,欧盟鞋类反倾销活动充满了这种“不按规矩出牌”的行为。
一方面,物美价廉的鞋深受欧盟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也为零售商带来了巨大利润;另一方面,欧洲制鞋业处于低潮期,欧委会网站在列举和越南鞋侵害欧盟利益时指出,有4万人失业是同两国大量出口鞋相关。鞋类生产厂家也积极支持针对越南和征收惩罚性关税。
有媒体认为,这次鞋类反倾销案件也是欧盟制造商和零售商“角力”的一个战场。意大利是对制裁鞋的主要推动者,而一些北欧国家因产品对其制造业影响不大,强烈主张维护对鞋产品的自由贸易。
因不同的利益诉求产生的两种不同态度导致了欧盟的矛盾心态,这集中反映在不按常理出牌上。有观察家分析,欧盟这次对鞋类的反倾销正是在欧盟内部利益不同诉求的条件下作出的,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反映了平衡各方面利益的特征。曼德尔森也明确表示对于渴望获得亚洲廉价商品的零售商以及声称85万个本地就业机会受到威胁的欧洲制鞋商,他已经最大限度地兼顾了二者的利益。
一些业界人士分析,“4%到19.4%”的渐进方式就是为了照顾欧洲零售商的利益,使他们获得足够的缓冲时间调整商品结构和削减成本甚至来得及去寻找以外的生产商或贴牌工厂。这次欧盟对的反倾销行为根本目的是平衡欧盟内部利益,本质上是贸易保护措施。虽然有新的花样,主要的做法仍是老调重弹。
鞋类反倾销余音未了,而欧盟又酝酿对彩电征收反倾销税,理由是康佳集团拒绝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一时间这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4月1日传来消息,欧盟正式对康佳等7家厂商生产的电视机征收44.6%的反倾销税。 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欧盟对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充分说明了在国际贸易纠纷的形势严峻和复杂。而在这次应对反倾销中,行业协会和企业第一次对欧盟大声喊出了“不”字,这主要体现在应对鞋类反倾销中浙江等地行业协会建立的应对联盟,而康佳集团也第一次拒绝了欧盟的反倾销调查。
企业对反倾销说“不”
欧盟不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一旦物美价廉的产品威胁到欧盟的本地企业,动辄就以政府干预企业等理由向挥舞反倾销大棒,实行贸易保护。鞋、彩电、纺织品、打火机、家具等等许多产品列入了欧盟反倾销的“黑名单”,这个“黑名单”还有可能越来越长。而事实上,产品价格优势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成本低。
康佳敢于叫板,是因为它把生产基地向国外扩张,不断摆脱束缚自身的枷锁,使自己的企业自由健康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康佳是英雄。3月28日,康佳发表声明说:“欧盟对彩电企业的反倾销措施不会阻碍彩电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近年来,为了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康佳已逐步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近3年,海外业务更是实现了倍增式发展……未来包括康佳在内的本土彩电企业必将进一步加快海外扩张的步伐,实现全球化飞跃。”同时在声明中还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同企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提升创造的整体竞争力而迈出更大的步伐”。
在这份声明中,充分体现了康佳集团的自信和抱负,也代表了一部分企业的愿望,反映了企业的呼声。康佳集团这次拒绝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企业第一次说出了“不”字,首次面对面地同带有霸道气息的欧盟反倾销对阵。
这次康佳拒绝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不是偶然的,是彩电技术、海外市场发展提升了竞争能力的反映。海信集团也表示,海信在匈牙利、法国等地拥有工厂,其彩电基本上可以不从出口欧盟。此外,欧盟的高关税壁垒主要针对低端CRT产品,目前海信彩电已转变以PDP、LCD等平板为主。因此,欧盟执行44.6%的高关税,对海信出口欧洲市场也不会有太直接影响。TCL也表示,自从并购法国家电企业汤姆逊之后,TCL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已全面使用汤姆逊品牌,自有品牌则仅在市场采用。
无独有偶,在这波应对反倾销中,鞋业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在应对鞋产品反倾销中,企业已经意识到集体的产品力量,3月8日,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牵头同广东、泉州等鞋业商会共同成立了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
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认为,成立应对联盟开了团结应诉的好头,说明行业协会在国际竞争中更成熟了。反倾销波及整个行业,应诉时如果各自为战,成本高,也难取得好结果。由协会出面,整合行业的力量,集体应诉,这样力量会大大增强。应对联盟制定了详细的应对计划和策略,应诉反应更快,工作也更细致、全面。应对联盟的成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其他行业应对反倾销起到示范作用。
无论是康佳面对面地和欧盟对阵,还是鞋业团结起来组织应对联盟,都是企业在反倾销中说“不”的表现,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尤其是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企业行业更有示范意义。
另外,在这波应对反倾销中,一些企业家也表现出少有的冷静、理性和自信。东艺鞋业公司副总裁周耀华对媒体说“他反他的,我干我的。企业不是单靠欧盟的几张单子吃饭,关键要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奥康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吴春悦认为,“反倾销对企业是一个机遇,奥康要加快从国际实务贸易向国际品牌营销的转移……要提升皮鞋在当地的影响力,改变欧洲认为货只会低价倾销的社会舆论。”
在这波反倾销中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3月30日商务部表示,欧盟对鞋征收反倾销税是不合理的,中方要求欧盟重新对本案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与评估,作出符合WTO规则的裁决,以确保中欧鞋类贸易的正常发展。当记者电话采访皮革协会负责人时,该负责人对记者说:“现在鞋类反倾销刚刚平息,目前正在等待4月份的欧盟通知。协会正积极协同律师,按照WTO的规则去做,指出欧盟的违规之处,争取最终打赢这场官司。”
显然,欧盟在这波反倾销中来势汹汹,表现出强硬甚至有些霸道的作风,比如完全否认所调查鞋企的市场地位,鞋类还未平息又纠缠电视,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这次从政府、行业协会到企业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应对勇气和自信,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
应对反倾销仍在路上
在这波反倾销中,整体上应对是令人满意的,但不得不承认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些做法还欠妥。
首先,在应对反倾销中,信息公开不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3月28日,有媒体报道欧盟已经启动对彩电重征重税,并于当日执行。但第二天,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公开发表声明称:“目前尚未从官方渠道获悉欧盟此公告,经查询欧盟相关政府机构网站,3月28日欧盟官方公告中也未发现有关内容,执行承诺的我方代理律师至今也未收到欧盟方面的通知。”而发布消息的媒体称消息源于机电商会。显然,媒体报道商会的声明是相互矛盾的。
其次,康佳在拒绝欧盟调查时,在表现出很强个性的同时也表现出缺乏同其他利益相关厂商的沟通和协作。当媒体就征收反倾销税采访一些彩电厂商时,大多数仍蒙在鼓里。而这种企业独自行事,是长期诟病。亚洲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指出,出现的很多反倾销问题,大多是由企业之间相互不团结造成的 康佳这种自行其是的做法,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些责难。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康佳的行为有打压对手、连累同行的嫌疑。如果多一些沟通和协作,这种责难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无论如何,成长中的企业必须团结起来应对国际上针对的贸易保护。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认为,行业自律在贸易摩擦中的作用未来一定越来越重要,企业只顾自己是不行的,贸易摩擦考验的是集体博弈的能力,企业终究跳不出这个圈子。
第三,企业在应对反倾销上还缺乏长效机制。西方一些国家往往以拒绝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为借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倾销逆潮,如果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政府和企业必须把这类风险降到最低,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专家指出,从更广的角度看,如何更有效地融入国际市场,在国际范围里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品牌,才是反倾销的根本途径。
- 上一篇:当前我国皮革业面临的新形势及主要对策
- 下一篇:库里又换新鞋了!这次穿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