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企创新求索 群英竞芳
【鞋网】霜冻凌不尽,春风吹又绿。
从魏晋《名医别录》开始,“土香草”强大的恢复力就被历代医典津津乐道。在春、夏、秋任意一个“香附子”(药名)采集季节,被铲去地上部分后,“土香草”能在5天内以平均每天2厘米的速度生长,半个月后就恢复原样。在漫长的寒冬,“土香草”叶干枯黄后,深埋在土里的块根可拥有潜伏5年的生命力,它将不懈努力,再觅生机。
如今,世界经济同样面临严酷漫长的“寒冬”,金融海啸裹挟着凄风苦雨席卷全球,带来一片凛冽和肃杀。从纽约到硅谷,从海外到国内,谁也无法在这场“坏天气”中独善其身。
逆境之下亦有勇夫,一如“土香草”那令人惊叹的恢复力!
2009年刚开端,泉州企业在众多的惊讶表情里,乘海西经济区建设之东风,吹起突围号角:在世界范围的倒闭潮面前,泉州大型品牌企业无一倒闭,规模以上企业交出了去年实现三成增幅的成绩单;在国内外不少地区出现裁员现象时,却有消息传来,泉州以98.83%的就业率高居城市之首,排名全球第五,创业精神指数也跻身全国前十。在不久前落幕的“上海金融投资和并购高峰”论坛上,创投精英吴克忠认为,“用品牌来消化压力”的成长模式让泉州在危机中保持了生命力。然而泉州要穿越“寒冬”,再次缔造“危机经济”的样本,仅仅依靠原有优势,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尽快迈向“春暖花开”时节?“土香草”的恢复力无疑意味深长。
“土香草”快速恢复生长方式启示我们:金融危机,也是企业抢市场、引人才、更新设备、吸纳资本的良机。善夺先机,才能“剩”者为王——
“土香草”能以更快的速度恢复成长,不被淘汰出局,其秘诀有二:一是善夺先机,即便在夹缝中求生,也能步步争先冲破阻力、转危为安;二是储备养分,在严酷的冬日,其块根仍然深藏地下,蓄势迎春。同样在危机面前,泉州企业如何把握自己的未来?部分泉州企业正逆势攻城略地,动作不断,手笔不小。
面对高端消费锐减的欧美市场,我们的出口风险是否增大了,市场是否没有了?泉企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响亮的答案:机会从来都是存在的,只看你会不会抓!过去3个月,在德国慕尼黑冬季国际体育用品展上,在意大利加达、美国拉斯维加斯、德国杜塞尔多夫等世界级的精品鞋展上,都闪动着泉州鞋企的身影。参展的几十家企业意图明显:欧美消费者减少高端消费之后,必然会增加中端产品的消费。这就是“制造”的机会,更是泉州企业的良机!
同样,珠三角等地出现的工厂裁员潮,在恒安、寰球等知名企业看来,也是一种机遇:福建企业长于市场开拓,内部管理不及广东企业,有针对性地吸纳广东人才,对福建企业是机会。基于这一敏锐的判断,珠三角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此番外流,恰恰成了不少泉州企业追逐的对象——多难得的一次储备人才、升级管理、提升效率的机会,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在此背景下,特步、七匹狼、柒牌、劲霸等泉州名企也纷纷启动了新的“人才计划”。
缘于增值税改革和进口设备降价的难得机遇,也缘于借机拉开与同行的差距,在泉州企业的“升级攻略”里,更新设备成为积蓄元气最具诱惑力的选择。年初,泉州企业在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威尼斯、日本名古屋举办了4场福建纺织、鞋类机械采购推介会和对口洽谈会。他们发现,不少纺织、鞋类机械设备的价格较上年度下调了三成以上,一圈下来,共有3000多台先进的纺织、鞋类机械纳入他们的采购单。
危机中,资本风向标的转动比平时更加牵动人心。今年以来,原先不被看好的传统日用品企业,如今却成了风投界的“香饽饽”。“即便是再强烈的危机,人们也要吃饭穿衣。”这一理念让泉州的鞋服、食品行业有了比平常更好的吸收资本机会。先是香港中信资本为宝峰鞋业注入上亿元的风投资金,紧随其后,至和织造也赢得了香港淡马锡背景的私募资金青睐。刚刚落幕的“海博会”、“鞋博会”上,由红杉、联想投资与建银国际三大机构组成的“投资梦之队”,斥资4亿元注入匹克集团,堪称今年国内鞋业引资经典。
要像“土香草”一样冬天过了就“回头青”,就一定要在金融危机面前稳住阵脚、保存实力、伺机而动,更需要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决心——
逆境中,“土香草”块根即使被分割压碎,每个碎块上的潜伏芽仍会萌动,创造出更多的生命。该如何辩证地看待经济危机中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关系,正是很多泉州企业正在探索与努力的命题。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一曾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已经开始改变。面对危机冲击,陈埭不少中小鞋企把生产线直接租给了安踏等龙头企业。他们认为,虽然只是收取租金,但同样有利可图,而且一旦行业回暖,又可重新开工。如今,安踏、利郎、劲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周围,已聚集了成百上千家代工企业。此举不但保存了许多企业的实力,更稳定了一大批就业岗位,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条。
在德化县三班镇,各家陶瓷企业老总当前谈得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稳”。德化陶瓷以出口为主,正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窘境。他们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稳住生产,努力稳住阵脚。即使在局部亏损、总体保本的情况下,也要积极接单,稳住生产,保证企业不停产、不关闭。在稳定生产的同时,他们还注意到:三班距城关有十多分钟的车程,公共交通不便利,要稳住工人,就要尽可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保住客户,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与沟通,稳住原有市场才有可能稳住生产;还要在保持技术人员的条件下,加快内销产品的研发。在三班乃至德化的陶瓷业,企业家们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思路已经非常明晰:只要“稳”字当头共渡难关,就有再展宏图的希望!
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并购重组、抱团发展实现壮大。恒安在并购亲亲食品后,计划将其打造为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晋江的新协志公司则将福邦轻工公司MD二次鞋底生产项目揽入怀中,完善了自身产业链;格林集团已经与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知名童装品牌进行了合作探讨,酝酿国际品牌嫁接;匹克希望打破以往被耐克和阿迪达斯垄断的上游优质供应商链条,借危机之机,吸纳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安踏近期也在为收购或合资运营国外品牌而忙碌,预计涉及金额将达3600万美元。
“一枝独秀”永远不是“土香草”的追求。应对金融危机,也需要更多的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创新求索,群英竞芳——
逆境中,消极等待只会沉沦。“土香草”正是集合了自身所有优势、特性,才有了“春来生长”的强大恢复力。如何走出突围之路?靠一些典型企业的努力仍远远不够,只有每一棵企业之树都鼓起有为应对危机的勇气,才能进一步激发泉州产业森林的勃勃生机。
可喜的是,无论是抓机遇、积元气,还是求合作、谋扩张,泉州企业在市场、人才、资金、技术、品牌运作上每打响一次“经典战役”,都会带动一波“集体行动”:继晋江世通鞋业在东莞设立办事处、力图争夺广东订单之后,不少泉州鞋业、包袋企业纷纷效仿,已将抢夺其他区域订单作为新出路。继今年2月石狮部分企业赴珠三角招工之后,近日,由33家泉州企业组成的联合招聘团也奔赴广东展开第二次“招贤之旅”。继设备更新成为大企业的“流行动作”之后,小企业也不甘示弱,他们探索出泉台合作试行的“设备租赁营销”新模式——该模式由泉州机械制造商与台湾设备租赁公司合作,并引入银行,共同开展类似住房按揭贷款方式的设备租赁和营销:若客户亏本,企业会返还20%的信用担保额度给客户,承担一部分损失;万一客户购买设备后无法经营下去,就以合适的价格回购设备。
同样,在资本市场上,42家企业正在为创业板积极备战,泉州804家超亿元企业则是庞大的后备军。在展会经济方面,泉州的鞋服、石材现在都已盯上了一年后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柒牌、盖奇等泉州品牌将参与招募特许产品生产商,南安的石材则将进入“世博会”部分场馆建设。而更多的企业正在部署“项目带动”工程,为将来加快发展蓄力:九牧集团新建的扶茂岭工业园规模达到1300多亩,成为泉州目前单个项目最大的工业园区。七匹狼、乔丹、浔兴、柒牌、利郎、德尔惠、海天轻纺等大批企业也在大扩容,主打新的工业园、物流园和研发中心。
逆境从来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课,不论是那中途跌倒的悲情,还是那穿越寒冬的欢悦,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逆境更是一次在重新洗牌中“弯道超越”与领跑争先的机会,可以直通那发展的海阔天空。懂得危中寻机,学会驾驭逆境,也将是泉州企业借当前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之势,如“土香草”般穿越寒冬,闯出发展新天地的真正秘籍。
- 上一篇:科技助推 泉州鞋跑得更快
- 下一篇:2025中国皮革行业十佳设计师揭晓

- 康奈复古阿甘,轻盈好动
- 康奈可踩式乐福鞋,一鞋两穿巨百搭
- 康奈豆豆鞋也能跑步?绝了!
- 康奈被夸爆了!穿甜甜的鞋,赴甜甜的约
- 耐克推出全新品牌企划“Why Do It?”,重新诠释“Just Do It”
- 红蜻蜓三十载风华:新品、快闪、庆典共谱时尚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