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集团四大举措应对经济“寒冬”
当华尔街神话轰然倒塌,金融风暴来袭,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都已深刻感受到了经济冬天的瑟瑟寒意。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寒冬,奥康集团提出了“信心第一、发展第二、优化第三、转型第四”的“十六字”经营发展方针。采取了精细增长,以精益管理赢得效益优势;高效增长,以过冬管理赢得成本优势;创新增长,以创新思路赢得产品优势;和谐增长,以战略协同赢得市场优势的四大增长举措,来积极应对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保持了销售额同比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精细增长,以精益管理赢得效益优势
制鞋生产过程中每一处细微的浪费,乘以庞大的产量基数,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应对成本加大的现状,奥康今年以来陆续新设了成本处、技术转移部等机构,推行精细增长,以精益管理赢得效益优势,从每个流程入手,制定新的生产标准,严格控制成本、降低损耗。
比如生产鞋帮时,剪掉7毫米的里皮,这样的细节处理,不仅便于黏合,每双鞋还节省成本0.35元;鞋底刷胶,工人因刷胶方式不同,平均每双鞋用胶量需要30克,后经反复测试,进行标准化操作,制定出每双刷胶量必须控制在20至25克,如超过标准,超出量就必须自己埋单。标准出台后,刷胶量节省幅度超过20%。
据奥康集团市场部有关人员介绍,经过标准化处理,通过“七毫米鞋皮”、“五克鞋胶”等活动,生产一双鞋可节省成本1%左右,一年下来,每年可“抠”出的生产成本,有望超过1000万元。同时,精益生产还可大大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据前10个月统计显示,员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原来需要15天生产的一批订单,现在只要5天,生产周期也缩短近三分之二。
高效增长,以过冬管理赢得成本优势
走进奥康总部大楼,各办公室双管日光灯已改为单管日光灯;墙壁上贴上了“别急着走哦,电脑空调灯都关了么?”的温馨提示,打印机上也贴上了“非正式文件严禁使用新纸张”的标签;在餐厅中挂起了每位员工签名的“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横幅……其实,为应对金球金融危机和到来的经济寒冬,除这些细微措施相继展开外,奥康还出台了专门的“二十二条军规”,加强管理,开源节流,严格控制成本。
在人才过冬管理方面,加强全员培训力度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列举出来。“经济环境不景气,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培训和进行制度建设所需要的各种机会成本、经济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奥康集团人力总监江兴华说,在寒冬时节,当别的企业在抛弃人才时,奥康强化了人才的管理,为春天储备了后劲。同时,最近又实施了流程再造,变革企业管理重组活动,具体集团战略规划流程、年度经营计划流程、年度预算制定流程、内部审计流程和人力资源规划流程等。
创新增长,以创新思路赢得产品优势
由于各种经营成本上升,加上各种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鞋业低成本制造的优势已不复存在,零售终端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创新发展是鞋企发展的根本。
奥康集团的“1+N”模式和“零风险”代理模式就是奥康营销创新的产物。“1+N”模式意即“1”代表名品空间或单品牌旗舰店,“N”代表多店,形象点就是“沃尔玛+肯德基”模式。而“零风险”代理就是采取“保底提成+业务提成”的方式保证让代理商不承担任何风险。代理商主要负责店面租赁、维护当地公共关系,其余的均由企业负责完成和费用承担。
有专家表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耗,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科技投入,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获得更大发展的秘密武器。在科技创新方面,去年奥康集团投入研发经费近2000万元,申报的产品技术专利就多达50项,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而这些技术专利目前已经在2008年的奥运礼仪鞋、GPRS定位鞋、呼吸鞋、减震鞋、可伸缩高跟鞋等功能鞋上使用。
和谐增长,以战略协同赢得市场优势
在原来形势较好,订单较多时,有些厂家不想给奥康代理、供货,但现在经济环境变了,他们很希望能从奥康得到订单,以解决面临停产的困境。对此,奥康表现出了大企业豁达的风范,千方百计挤出一些订单,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以战略协同赢得市场优势。同时,为了坚定下游客户金融危机下的信心,奥康至少平均让利在15%左右。当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原辅料价格由上半年上涨5%,又差不多降到了原来的水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
对此,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虽然奥康目前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大,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仍在30%以上,但利润还是有所下降,再说如果上下游整个产业链受到严重破坏的话,由于风险传递效应,任何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企业之间、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也要学会互救,防止引发难以收拾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其实救了别人,也就是救了自己、救了大家,保证了企业的和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