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多了脚疼、腿粗!除了洞洞鞋高跟鞋,这2种鞋也劝姑娘们慎买

图片: 黄仔 | 撰稿:猫毛 | 责编: 木头羊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姐妹们,你们有没有觉得鞋越来越难买了,款式那么多,却找不到一双既百搭又舒服的。
好几次把新鞋买回来开开心心地穿出门,还没到一天,就想赶紧冲回家换一双。不是挤脚就是磨后跟,不是压脚背就是鞋底硬得像钢板……最后又只能看在它好看的份上忍了。

▲图片来源:网络
说实话,鞋子不是好看就够了。把美观放一边,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护双脚、辅助双脚完成走路跑跳等各种动作,如果鞋子不合适,不仅会让你容易脚臭、脚趾变形、腿变弯变粗,甚至还会腰酸背痛。
于是,在一堆常规的鞋子中间冒出了一些特殊的鞋子,什么赤足鞋啦,五指鞋啦,足弓鞋啦……说能解放双脚、纠正不良姿势、矫正体态,怎么好怎么来。
这些听起来很神奇的健康鞋,是真的有效还是智商税?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赤足鞋
在自然状态下,双脚的脚趾头自然舒展,不是完全紧挨着的,但现在大多数鞋子鞋型窄,让脚趾全挤在一块,就像五口人住在5平的小房间,转身转不过来了,难免纠缠磕绊。

▲图片来源:facebook
长期穿挤脚的鞋子,容易拇外翻、甲沟炎,甚至因为双脚发力不对而伤害腿、膝盖和腰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赤足鞋就出现了。

赤足鞋
▲图片来源:fitz
最近被知名韩星带起来的「五指鞋」也属于赤足鞋的一种。


五指鞋
▲图片来源:小红书@明星同款、ELLE
在网上搜赤足鞋、五指鞋,出来的还是国外品牌居多,比如Vibram、Vivobarefoot、Merrell Barefoot……价格几百几千都有。

▲图片来源:vibramhk
怪里怪气又不便宜,为什么那么火?据穿过的人说,穿了就知道不一样。


▲图片来源:小红书
赤足鞋通常鞋型宽大、鞋底偏薄。
如果说大部分鞋子是拥挤的小房间,那么赤足鞋宽大的鞋型就是脚趾们宽敞的大房子,而五指鞋更是给脚趾们安排了独立卧室,再加上鞋底薄,双脚能更好抓地,那是相当「接地气」。和直接光脚比,它又给脚一层包裹和保护,让咱体面又安全地当个光脚野吗喽。

穿帆布鞋(左)VS穿赤足鞋(右)的脚趾状态
▲图片来源:barefoot universe
而偏薄的鞋底能最大程度增大脚部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让脚更「抓地」的同时,还增强腿脚部肌肉和身体稳定性。(尴尬的时候脚趾抠地也更有力了……)
2016年一项发表在《CLINICAL BIOMECHANICS》上的研究里,团队招募了48名20~45岁、从没穿过赤足鞋的跑步爱好者,将ta们分成「穿赤足鞋跑步」和「穿传统跑鞋」两组,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跑步练习。结果发现,穿赤足鞋跑步足的受试者的脚部、腿部肌肉分别增长了8.8%和7.05%。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穿6个月赤足鞋后,足部力量比对照组平均增加了54.7%。
强壮的腿脚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穿赤足鞋既稳定又能锻炼,也难怪赤足鞋更受健身、徒步人群的喜欢了。


力量训练、瑜伽都可
▲图片来源:google
不过先别急着下单天天穿!
我们的脚已经习惯了常规的鞋子,如果一下子换成赤足鞋,天天穿着它走路跑跳的,反而容易肌肉拉伤、足底筋膜炎。
建议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慢慢增加时长,让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足弓鞋
从小到大,身边总有几个一站脚就累,一走路脚就容易酸痛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扁平足(足弓塌陷)的问题。
正常人脚底都是有足弓的,它既能保证我们日常走路跑跳时的稳定性,也能像弹簧一样缓冲减震,减少从脚部向上冲击的压力。如果没有足弓,不仅运动时不稳定,地面的冲击力还会直接传递到膝盖、髋关节甚至腰部。

足弓塌陷、正常足、高足弓
▲图片来源:gotham footcare
扁平足有天生的,也有后天随着生活习惯问题加重的。现在很多鞋子都忽略了足弓支撑,或者单纯做成了「踩屎感」,导致足弓塌陷的人问题越来越凸显。
于是现在市面上又有一些声称能有效支撑足弓的鞋子,或者足弓垫,在足弓的位置微微隆起,把塌下来的足弓顶上去,弥补鞋子足弓支撑不够的缺陷。
这种设计思路听起来很合理,但效果究竟如何呢?


足弓鞋截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google
结论是有用,但条件有限。
据克利夫兰、nhs等权威医疗平台,功能性鞋垫(如足弓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扁平足带来的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足弓支撑不是越高越好,足弓过高同样会让身体活动不稳定,同时错误发力引发腿部代偿变形。
轻度的足弓塌陷可以尝试穿足弓鞋,但每个人的脚型都不一样,不是所有标明「足弓支撑」的鞋子都适合你,一定要根据脚型来买,或者就医后定制专业的矫形鞋垫。

▲图片来源:tenor
如果你是中重度的功能性扁平足,足弓鞋/鞋垫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建议及时就医处理,专业的康复训练比什么神奇鞋子都强。

骨盆前倾矫正鞋
听到这名儿,一开始我以为又有啥新科技了呢,搜图一看,嗐,这不老熟人吗。


▲图片来源:某宝
这种鞋底前高后低的鞋子,早些年以「负跟鞋」的名字火遍全网,现在又化身「骨盆前倾矫正鞋」卷土重来,商家声称的原理是让重心后移到脚后侧来矫正不良姿势。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既然骨盆前倾是往前突,那穿这个鞋让重心往后收,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骨盆前倾VS正常体态示意图
▲图片来源:baptist health
非也非也,想得还是太美好了。
骨盆前倾主要是不良姿势、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导致的,虽然穿负跟鞋把重心往后拉了,但就像驼背穿矫正背心一样,只是强行把人掰正了,治标不治本,而且每双负跟鞋的倾斜坡度也不一样,很难把握,还会因为强制拉伸跟腱、打破人体平衡,对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造成损伤。
短时间内它看起来是让人「直」了,但人体正常腰部是有生理性前凸的,穿上负跟鞋其实是让身体处于一个异常姿势,长期穿着会让肌肉异常发力,远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图片来源:giphy
其实目前并没有充足有力的证据证明负跟鞋可以治疗腰部问题,顶多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短期踝关节、跟腱康复训练时会用到。
如果你想真正改善骨盆前倾,还是得通过纠正日常姿势、加强核心肌群力量才行。
怎样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
说到这里大家也知道了,一些所谓有奇效的鞋子,其实都不过是商家收割钱包的手段。
最低成本的、对双脚好的方式,还是日常注意正确发力、有问题及时解决,以及买一双舒舒服服的、真正合适的鞋子:
炎按脚型和脚趾走向去选
每个人的脚型不同,总的来说有埃及脚、希腊脚、罗马脚这三种,具体的区别在脚趾的长短和走向。
如果按脚趾的弧度走向来买鞋,给脚趾足够的伸展空间,整体上会更舒服。

▲图片来源:google
同时也可以多买圆头鞋,对比方头、尖头的鞋子,圆头鞋给脚施加的压力是最小的。
鞋底厚度、硬度适中
太硬太薄的鞋底缺乏缓冲减震,太厚太软的鞋底又会削弱脚部对地面的感知,支撑也不够。
鞋底多厚才合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综合已有的资料来看,2.5~3cm是比较合理的区间。
买鞋时不要过分迷信「踩屎感」,鞋底要有一定的韧性,拿到鞋子后,可以双手分别抓住鞋头和鞋尾弯折一下,弯折点在前1/3处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挑选小细节:
✅优先选择天然皮革、网布等透气材质,避免闷汗不透气;
✅在下午或晚上试鞋,这时候脚部略微肿胀,更能判断鞋子会不会过于挤脚;
✅很多人双脚大小并不完全一致,一定要两只脚都试试。
我们的双脚带我们走过千里万里,默默承受了很多,却往往是我们最忽视的身体部位。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不仅是对脚部的呵护,更是对全身健康的重视。
-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了
-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了
- 1今年秋季,老爹鞋成为时尚潮流新宠
- 2北京、上海街拍揭示:矮跟鞋成为新
- 3一口气扔掉了28双鞋,劝大家:这个
- 4看了街拍才发现:运动鞋不兴了!满
- 5穿多了脚疼、腿粗!除了洞洞鞋高跟
- 6阔脚拖地裤搭什么鞋更好看
- 7降温才发现:今年阔腿裤不兴运动鞋
- 8今年流行的几款女潮鞋,引领潮流前
- 9今秋,穿裙子就别配高跟鞋了!推荐
- 10一周7天都能穿的鞋,还是这一双!
